发布时间:2003-09-16 浏览:次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“漂泊了十几年,进入德力西才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!”谈到这些年的经历,陈敬芳不无感慨地说。
今年43岁的陈敬芳是德力西仪表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。“几次到湖北出差,路过老家江西九江,我都没有回家。我觉得自己的事业在温州、在德力西!”陈敬芳告诉我,他一直在寻找家的感觉。
“1978年,我中专毕业后报名参军,成了沈阳空军某部一名普通的通信兵。”当时18岁的陈敬芳绝没有想到入伍会影响他的后半生。“我在部队里很顺利,刚到不久就被安排到了电器班学习。我的记忆力很好,地面控制室内的几千根电线电缆,每根线的进线端、出线端我都记得很清楚。”同年8月,陈敬芳以全团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军校学习。1980年初,他回到原部队当了一名教员,同时还负责飞机训练的地勤工作,包括飞机导航、定向、报务等。回想起部队生涯,陈敬芳不禁神采飞扬。
“学了一身本领,不能让它白白浪费掉啊!”陈敬芳1982年退伍后便在家乡江西省瑞昌市开了一家家电维修店,可几年的起早摸黑却丝毫没有改变他那贫穷的家境。“英雄无用武之地”成了他最真实的写照。“当时农村经济并不发达,人们主要的家电就是收音机,其他家电还不普及。我的生意并不太好。时间长了,熟人多了,欠帐的很多!”“家里两间土房,一下雨就提心吊胆,加上孩子读书,我的压力很大。记得有一次,我对女儿说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,可女儿却回答,‘我如果考上了,你又拿什么供我上学呢?’一句话让我无言以对,心酸落泪啊!”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1991年春节刚过,陈敬芳背起行囊,搭上了前往广州的火车,准备让一位在深圳的战友为他找份工作。
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“真是出师不利。早上6点多钟,下火车后,从出站口走向购票处,路过一处黑暗的弄堂时,过来两个年青人,一左一右夹住我,用刀片架在我的脖子上,开始搜身……叁百多块钱被洗劫一空。最后,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战友,借了100块路费就回了家。”就这样,噩梦般的第一次求职经历结束了。陈敬芳因此发誓,“再也不出去打工了!”
回到江西老家后的几年里,陈敬芳重操旧业,再次开起维修店,然而生活依旧那么不如意。 “是呆在家里还是再出去试一试呢?这让我难以选择,第一次求职的阴影始终难以抹去,可家里困境使我最终选择了后者。”
1998年10月,陈敬芳来到了温州柳市,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求职生涯。2000年4月,陈敬芳来到了德力西,并被安排在集团研发中心工作,主要负责CDJD2鉴相鉴幅漏电继电器的开发。“我本来就是学电子电器的,进入德力西使我如鱼得水。CDJD2是9i果冻制作厂开发出的新产物,在产物性能方面刚开始还不是很完善。”在接手这项工作后,陈敬芳规范了产物零部件的选型,完善了助焊剂的配制工艺,并对产物进行了改进,使产物的合格率大大提高。
在德力西的三年多时间里,陈敬芳的工作很顺利,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观。“1998年长江发大水后,国家出资开展移民建镇。首批因家里没有钱而未被列入计划。第二批的时候手上有了钱我也没有交,而是自己建。现在家里的两间土房子已变成了三层的洋楼,也不用愁孩子的学费了。”“现在我还是负责CDJD2的技术指导、售后服务等工作。虽然很忙,但我认为值得,毕竟德力西成就了我个人的事业,我要感谢德力西,感谢德力西为我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!”
是啊!事业道路上难免坎坷,但陈敬芳如今有了家的感觉,一定会在自己的事业岗位上作出新的贡献。
上一篇:
是金子总会发光下一篇:
钱金耐寻找人生零起点